截至2025年4月30日,上市动保企业一季度业绩报告悉数出炉。经历两年激烈竞争后,行业格局加速分化:部分企业逆势增长,扭亏为盈;另一些企业则深陷营收利润双降的困境。从数据中,我们窥见了动保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业绩分化显著:有人翻倍增长,有人断崖下跌
亮点企业:
-
回盛生物成最大“黑马”,营收同比暴增92.96%,净利润445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016万元的局面实现惊天逆转,增速高达371.23%。
-
瑞普生物净利润增长28.45%,普莱柯净利润同比飙升93.75%,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
科前生物以44.1%的净利润率领跑行业,成为14家上市企业中“最会赚钱”的公司。
困境企业:
原料药竞争白热化:价格战蔓延至上游
兽药行业的内卷已从制剂领域蔓延至原料药赛道。以海翔药业为例,其作为原料药主力企业,利润缩水幅度远超行业均值,折射出上游供应链的激烈内卷。原料成本攀升、同质化竞争加剧,迫使企业要么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壁垒,要么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
20/80格局初现:头部企业与创新者胜出
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动保行业正加速向“20%企业占据80%利润”的格局演进。
-
头部效应强化: 如瑞普生物、科前生物等企业,凭借产品创新和技术优势,在价格战中保持高利润率。
-
细分赛道突围: 金河生物通过布局环保和农产品加工业务,营收增长20.35%,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
尾部危机: 净利润率低于5%的企业多达5家,若无法在技术或市场上突破,恐面临淘汰风险。
动保行业的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比拼”。企业若想存活,需在两方面发力:
-
技术突破: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新型疫苗、生物制剂),摆脱低端价格战;
-
成本管控: 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效率,尤其在原料药领域。
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2025年或成动保企业“分水岭”——强者恒强,弱者退场。对于投资者和从业者而言,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许是穿越周期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