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易和药业

您所在的位置 > 亚太易和药业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Company News
奥翔药业完成4.2亿元定增
发布时间: 2020-12-28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本报记者 吴文婧
12月23日,奥翔药业公告宣布非公开发行的情况,发行对象共11家,发行价格最终确定为价格为27.62元/股,发行股数1520.64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2亿元。
据悉,奥翔药业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特色原料药及关键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49亿元,产品主要包括5个原料药产品和7个医药中间体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6.47亿元,年净利润1.7亿元。
定增受热捧
特色原料药发展前景获看好
根据报告书可以看到,多家大型知名公募机构、大型保险资管机构及明星私募机构参与到了奥翔药业此次定增中,广发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中欧基金、财通基金、兴证全球基金、高毅资产、泰康资产、华泰资产等都在发行对象名单中。
同时,奥翔药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郑志国在本次非公开发行中认购了289万股股份,金额为8000万元,认购股份锁定期为18个月,也彰显出其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统计显示,2020年年初至今,奥翔药业股价涨幅达到151%。
今年以来,随着再融资规则经过多轮优化,进一步激发了A股市场增发活力,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初至11月末,上市公司增发募资金额规模同比增长了两成,而其中,医药行业发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11倍。
仿制药高速发展,正成为全球医药支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开资料显示,2013-2030年间,全球药品中共有1666个化合物专利到期,原研药专利到期给全球仿制药市场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也间接促进了原料药的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公司有多种已掌握核心技术的中间体、原料药产品及多种工艺成熟的储备产品,随着客户新药进度推进至临床后期、商业化阶段,加之在研品种的增加,产品需求量大增,导致目前公司面临着较大的产能压力,”奥翔药业董秘李震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募投项目解决公司产能紧张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扩大新型优势原料药的出口,让公司在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上更具主动权。”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副秘书长、白沙泉并购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汉聪向《证券日报》表示:“奥翔药业此次定增受到了相关机构的热捧,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一致看好公司在特色原料药方面的布局和发展前景。近五年来,奥翔药业的产品结构经历了相关的转型和调整,从未来发展方面来看,通过加强在特色原料药及关键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技术优势,增加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公告显示,奥翔药业的主要产品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具有手性结构多、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独特等特点。由于研发难度等带来的产品壁垒较高,使得历年来公司业务毛利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
“特色原料药与大宗原料药不同,主要是为仿制药企业提供仿制专利即将到期产品的研究开发用原料药,以及生产仿制药用原料药,开发难度大,通常需要进口国许可,附加值相对较高。”李震宇告诉记者。
加码CDMO
产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来,奥翔药业在逐步扩大CMO(医药合同定制生产模式)、CD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模式)经营模式的业务规模。李震宇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此次投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所涉及的7个医药中间体产品均为CMO或CDMO项目,客户包括诺华、艾尔建、LONZA.AG等。
2020年上半年,奥翔药业CMO/CDMO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073.54万元,同比增长29.37%,占营业收入比重增长至25%。就在一周前,奥翔药业公告称,拟以不超过9000万元的价格,购买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一宗地块用于公司未来CDMO业务以及“特色原料药及关键中间体+制剂”一体化业务的储备用地。
据了解,CDMO模式下,奥翔药业为制药企业提供医药中间体或原料药定制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与客户的粘性也大大增强,目前公司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上拥有较高的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已通过多家著名国际大型仿制药和原研药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在产品研发、认证、注册和生产等方面与主要大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次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将严格按照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的CGMP药品生产规范和EHS体系进行设计、建设、实施,”李震宇告诉记者,“通过加强自身的生产规范建设,我们希望能与行业巨头们从合作初期阶段延伸到深度合作阶段。”
“目前,奥翔药业不管是从产品结构还是生产管理,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事实上这是提升产业竞争力非常重要的基本前提。”陈汉聪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公司希望通过此次定增募投项目的实施,采用国际一流的C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和EHS体系进行建设,将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
白沙泉并购金融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章俨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在高管团队和研发团队方面的提升也非常重要,可以考虑在高管团队中吸纳具有国际一流药企丰富从业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加入,在管理理念、制度建设及研发能力方面着重加以提升。”
(编辑 乔川川)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精编整理,公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