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易和药业

您所在的位置 > 亚太易和药业 > 新闻中心 > 行业政策 >
行业政策Company News
未来五年畜牧饲料产业关键技术需求趋势
发布时间: 2017-05-02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在全国畜牧饲料高层论坛做了《未来五年畜牧饲料产业关键技术需求趋势》报告,要点如下。 
  一、主要面临问题?
  (一)环保压力加大
  国务院出台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主要对规模养殖场如何建立粪污处理提出了要求,对农牧结合、达标排放做了规定,对水污染、土污染的防治条例也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农业部结合环保的要求,在污染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主要是控制用水总量,水资源是整个农业产业最重要的资源,所以水的总量要逐步的控制;两减就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三基本就是资源要得到有效利用,三个资源包括秸秆资源、地膜资源、畜禽粪污资源。实际上,实现化肥的零增长,可替代肥料基本上来自于畜禽粪污,这就为农牧循环提供了条件和要求,畜禽粪污要实现资源化利用,在资源化利用方面要求也比较多,一个是还田的利用,还有沼气的利用,另外,还要求畜禽规模场要有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处理的比率要求在2020年达到75%,这个任务还是很重的。
  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整个畜牧业大的区域布局不平衡的,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消费不均衡,因此有些产品是在整个调动的,北方的生产要往南方调动。同时,人口结构和人口密度与产品生产的区域,带来了土地的承载不一样,比如在洞庭湖周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同时畜产品生产比较多,反过来讲,那个流域水面较大,承载畜禽粪便的消纳能力有限,这些如果处理不好也会有问题。
  2、有些养殖场布局比较早,随着城市化进程有些地方已接近人口居住区,这样也带来很多的问题。
  3、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小规模户的逐步退出,对土地的承载要求也比较大。现在的养殖场和用地基本上是分离的,搞养殖的很少有土地,有土地的一般不从事养殖,还有南方水网的问题。
  4、饲料的问题,现在饲料里有些添加物的比重还是偏高的,比如重金属的问题,像铜或锌;产生的氮磷对整个环境造成的压力等。
  随着中央文件的落实很多地方所受限制会越来越多,力度也在加大,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后,限制内的养殖场就要关闭或搬迁,整个生产就要发生调节。最近两年全国因禁养区划定涉及到的生猪养殖量大概是3600万头,在十个水网比较多的省份涉及的生猪存栏大概就是1600万头,这个量是很大的,所以今年生猪价格很好,整个猪的存栏量,特别是母猪的存栏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在继续下降。
  (二)自身竞争力问题
  劳动生产效率、单位土地产出率、产品产出率决定着我们自己的竞争力。在转型过程中既要抓好绿色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效率,这才是根本。生猪的出栏率现在还有很大的空间,依托母猪提供的猪肉产量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
  从生产成本来看,像饲料成本、人工成本、水电成本这些都是在上涨的,而且上升幅度还比较大,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是成倍增加的,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如果不提高生产效率,以后的发展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生猪养殖正在调整,等调整到位后猪价能否维持这样一个高价位是一个问题。
  (三)价格冲击问题
  国外产品进口到中国市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猪肉、牛肉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格将近高一倍,羊肉高两倍多,所以我们面临的冲击力很大。
  我们与16个国家签订了自贸区,再加上WTO的多边的,市场会越来越开放,肉类的进口也会明显增加,从2000年大概50多万吨到2015年达到238万吨,增加了四倍左右,乳制品从2000年不到20万吨到现在175.37万吨,2016年还得突破这个数字,奶类增长的幅度将近7倍之多,所以进口数量越来越大以后价格的上行空间受到限制,对价格下行作用非常大,奶业是比较典型的,与国外的价格联动是很明显的。
  (四)产品质量问题
  畜产品的三鹿事件、双汇的瘦肉精事件等,对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只不过我们对整个风险的防控机制更加成熟,大的系统风险没有了,但整个畜产品质量隐患仍然存在。包括像兽药、饲料都影响着生产,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也是我们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还有几个其他的影响因素一直长期存在,比如融资成本高、用地成本高。
  (五)依赖国际市场进口
  大量的饲料原料还依赖于国际市场进口,大豆去年进口了8174万,豆粕、菜粕、鱼粉这几年增长的幅度非常大,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畜牧业未来的发展,能不能转型升级迈出这个难关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转型升级是否有希望?
  在诸多挑战下,我们今年产业形势又怎样呢?是否具备转型升级的条件基础?今年生猪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效益比较好,调节后呈现平稳状况,随着大量规模企业扩大的产能投放生产后,能不能保持这样的效益就很难说了。产能的增长还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在关注后期的存栏变化,现在存栏曲线已出现拐点,但母猪存栏还一直在下降,拐点还没有出现。蛋鸡的产能也在增加,盈利效果同比也在增加,但后期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家禽总的形式也不错,所以,整体讲今年畜牧业盈利状况是比较好的。全年饲料总产量会超过两亿吨,1-10月增长了3.4%。
  (一)供给总量:产能、结构
  从供给总量来讲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养殖国,人均占有比例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从内部发展需求来看,我们还是以猪肉为主的供给结构,禽肉比重太低,尽管我们说要大力发展牛羊产业,但从我个人观点来讲,今后应把禽肉生产作为一个战略产业来谋划,因为它的经济效率高,特别是在国家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一旦被重视,禽业前景将是广阔的。牛羊肉的产量比重比较低,也需要,但生产周期比较长,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特别是在我国资源紧缺的现实条件下,必须选择那些饲料转化率比较高的产业发展,其他发达国家禽肉占肉类结构的比重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生产方式:规模养殖、现代装备
  以规模养殖和现代装备为主要标志的生产方式五年来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规模养殖。只有当规模养殖达到一定程度后,现代技术的应用、现代装备,以及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所有要素才能得到体现,产品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也只有通过规模才能实现。家禽生产一直属于一种大规模的生产水平,生猪在过去五年提高了近10%,奶牛提高了近18%,牛肉提高了近5%,羊肉提高了约14%,所以规模养殖是五年来发展最快的,综合测算我们的规模化率达到54%。 
  现代装备体现在全产业链当中,从饲草收集到养殖设备、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品种的发展必须要有好的装备来实现它的生产效果,劳动成本的提高必须依靠现代化装备提高智能化水平,比如很多喂料设施都替代了劳动力,所以现代畜牧业第一要素就是装备的现代化。
  (三)信息技术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已运用到养殖行业的每个环节,数据为今后的精准管理提供了条件。
  (四)科技支撑
  科技服务于产业各个生产体系,畜牧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不断增加。以前更多注重的是科技应用,现在逐步向基础研究延伸,实用技术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研究做支撑。比如,关于动物营养需求,如果不推进只能停留在用别人的标准来设置自己的营养配方,所以,下一步要加大营养需求的基础研究、品种育种的基础研究等,效果可能比较慢,但只有把一套基础研究体系和方向打造扎实,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五)消费升级
  畜牧业离不开种植业,粮食是养殖业的基础,我国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水稻产量一直排在首位,但1998年后作为畜牧饲料原料的玉米产量上涨非常明显。这就说明畜牧业发展超越了种植业,更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玉米成了第一大主要作物。所以,正是因为畜牧业的快速崛起为食品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也保障了粮食的安全。
  但粮食的口粮消费是在不断下降的,农村居民从1981年的256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67公斤,减少了近100公斤,城市居民减少的更多,从145公斤降到现在的不足80公斤;而口粮的减少带来的是动物蛋白和水果蔬菜消费的增加,肉蛋奶的消费与口粮消费正好成相反的曲线。所以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转型所具备的市场动力。
  三、如何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
  那么,未来产业发展又有哪些趋势?
  (一)在产业结构上将进行大统筹、大融合,大统筹包括粮经饲的协调发展、农林渔的结合、种养加一体,大融合在饲料企业比较明显,上下游的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特别是金融资本进入畜牧业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
  (二)产业布局上出现大转移、大调整。生猪养殖逐步北上,特别是东北地区产能增长幅度非常大;蛋鸡南下,南方建了很多家禽蛋鸡生产厂,对供给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产业内部的不断洗牌和变革。规模化率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
  (四)对环境的大治理、大修复。 
  在产业发展大趋势下,我们到底该如何完成转型升级?未来五年需要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包括大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比如,粮改饲,与种植业、奶业相关的苜蓿发展,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循环模式,还有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等,都是未来推进的方向。
  2、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主要指畜牧业的发展和整个环境的改善,希望是一个同步的、有效的推进过程。包括南方水网的试点,绿色示范县,畜禽粪污如何通过PPP模式实现资源化利用。
  3、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包括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等。
  4、全面推进奶业振兴发展。奶业振兴问题主要还是在源头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奶类面临的竞争比其他肉类生产更加严峻。
  5、加强饲料工业的建设。原料方面,粮改饲调整以后,未来几年消化完玉米以后,玉米的国内生产会下降,如果进口放开,还是很有希望。同时要挖掘饲草料生产和农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的潜力。质量安全方面,饲料作为投入品,自行政审批改革后,事后的监管任务比较重。环保方面,饲料生产存在如何降低氮鳞、重金属等污染问题,从源头上保障饲料更精准更环保。生产工艺方面,要在智能化、精细化上做文章,因为现在很多很好的原料通过加工工艺可以减低损耗,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在企业方面,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对整个生产要素的配置,向下游的养殖业延伸,向金融资本服务方面努力。
  四、科技将在哪些重点领域发力?
  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创新理念有两个要素比较关键,一是人的要素,一是科技要素。如何在科技上找准问题导向,找到解决的关键点?实际上还是需要围绕质量效率和竞争力来展开,提质、增效、节本、促环保是我们科技重点发力的地方。
  (一)自主性。就是要拥有自己的科技成果,无论是在科技应用还是基础研究上要体现自主特色,比如饲料领域,育种技术、基因技术等。
  (二)集成性。将现有的单项技术集成到一起成为技术解决方案,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三)协同性。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从单个领域到“种、料、病、管、装”有机整合,有效协同。
  (四)融合性。传统技术与信息化等新技术融合、与新装备新工艺融合,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无缝衔接。
  未来重点研发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现代畜禽种业。需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品种,在政策上会争取一些种业基金支持育种。同时,挖掘地方特色的品种。
  2、健康养殖技术。把现代设施装备和现代工艺应用到规模养殖上。
  3、畜牧业信息化 互联网 大数据。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使经营生产信息化、管理服务信息化。
  4、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以前我们主要是保障畜产品供给,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规模化的养殖场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畜禽粪污怎么办?国外种养一体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对我们是一个难题,不同地区如何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模式,饲养密度大的地区如何通过集中处理来解决,需要减量排放、达标排放、科学利用三个环节关键技术的推进。
  5、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这是养殖的基础,粮改饲的调整基本都在边远地区,属于环境相对比较差,比较干旱、寒冷的地区,这些地区对饲草料的品种要求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同时需要大型的装备,改种后对收储时间要求比较高,比如苜蓿的收割时间、玉米的收割时间都有限制,如果完成不了就会影响营养水平。
  6、安全高效环保饲料。饲料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在《土壤防治条例》里,对重金属问题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和约束,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调整,如何把新技术运用到饲料生产上来,如何实现精准配方、精细加工以达到高效率,是我们发展的重点。